近期,台灣關鍵產業再度成為國際駭客組織鎖定的目標。來自中國的攻擊團體「CrazyHunter」,針對醫療、教育、製造等單位發動大規模「雙重勒索」攻擊。駭客不僅加密內部資料,更複製一份完整資料進行威脅公開,並以高壓心理戰術與「誠信勒索」品牌策略,要求受害單位高額贖金,甚至透過區塊鏈宣稱保障解密過程。
這類組織大量運用開源工具,攻擊成本低、效率高,被攻擊的產業往往因防護資源與資安投資不足,成為首波重災區。專家警告,這波攻擊手法恐將成為未來勒索軟體的新主流。
面對駭客手法不斷升級,產業資料防線更需全面提升。我們建議積極導入普鴻資訊ProTrust資料保護平台的核心能力,從根本強化企業、醫療、教育等產業的資安韌性,確保關鍵資料萬無一失。
現今勒索手法針對的往往是企業、醫療或教育機構中大量敏感資料。ProTDE 透明資料庫加密能針對主流資料庫如PostgreSQL,提供無縫加密防護。即使駭客成功竊取檔案,也僅能取得無法解密的加密數據。
許多組織誤以為資料加密萬無一失,卻忽略金鑰才是解密的關鍵。ProEKM企業金鑰管理可集中管理企業內所有加密金鑰,並以硬體安全模組(HSM)產生、保管,避免金鑰被內外部人員竊取或濫用。
無論在醫療、教育還是製造業,都擁有大量個資與機密資料,特別需要防範二度外洩風險。ProTKN資料去識別化以加密、Token化與遮罩(masking)技術,在資料處理、儲存與流通過程中,確保關鍵資訊維持不可辨識狀態。
傳統資安系統多偏重事後防禦,現今應主動出擊。ProMonitor監控平台能即時監控誰、何時、對哪些資料進行操作,一旦偵測異常大量資料存取或未授權行為,立即警示、追蹤甚至阻斷。
普鴻資訊各項產品(如ProTDE、ProEKM)皆符合GDPR、PCI DSS、HIPAA等國際資安法規。
面對新型態勒索與資料外洩威脅,單一防線已不敷使用。企業、醫療及教育等單位,必須從資料加密、金鑰管理、去識別化到即時監控,逐層建立堅實防護網。以普鴻資訊ProTrust平台為基礎的多層防護,將是落實資安合規、守護組織營運的關鍵。
若需量身規劃資安升級顧問,歡迎洽詢:Marketing@datasitte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