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ray Networks於 iThome 2025數位政府高峰會 發表專題演講,聚焦生成式 AI (GenAI)快速導入研發、營運及公共服務場景後,政府與企業在資料治理、隱私與合規上面臨的全新挑戰,並正式推出 StruXture™ 智慧資料防護平台。
生成式 AI 帶來的資料外洩壓力
根據 Gartner 預估,至 2027 年,超過 40% 的資料外洩事件將與跨境生成式 AI 應用有關。Array 亞太區資深技術協理廖章皓(Kevin Liao)指出,許多外洩並非惡意,而是發生在日常互動的瞬間,例如:
員工未經授權使用外部 LLM
與公開 AI 工具互動時,不慎上傳個資、程式碼或研發成果
多雲環境下,稽核與追蹤資料流向的難度提高
他強調,這些問題讓傳統仰賴關鍵字與人工標記的 DLP 解決方案顯得力不從心。
StruXture™:以 AI 自動化重塑資料防護
StruXture™ 以「在資料流動當下即時治理(Data-in-Motion / Data-in-Transit)」為核心,將資料防護模式由「事後攔截」轉為「過程治理」,具備以下特色:
Auto Data Classification(自動化資料分類):即時辨識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,擺脫純關鍵字依賴
Auto Policy Synthesis(自動化政策生成):管理者可用業務語言描述需求,系統自動轉化為可執行策略
In-Flight Protection(即時通道防護):在郵件、雲端應用與檔案交換等通道,即時落實阻擋、加密與通報
高度自動化:AI 可處理 80% 以上的繁重作業,減輕 IT 團隊與資安人力負擔
「我們的目標不是限制 AI 的應用,而是讓它在安全的規範下運作,」Kevin Liao表示:「當安全機制能自然嵌入使用情境時,效率與資安才能真正並行。」
強化政府資料治理與合規
Array 指出,採用 StruXture™ 的單位可獲得以下效益:
即時降低生成式 AI 誤用造成的外洩風險
減少誤判與錯判,提升 IT 團隊效率與使用者體驗
簡化合規與稽核流程,支援資料治理的可持續發展
以平台化設計降低總持有成本(TCO),並支援從數千到百萬使用者的長期擴展
在台灣市場,資褓儲存(DataSitter) 為 Array Networks 合作代理商,提供從需求盤點、概念驗證(PoC)、導入到教育訓練的一站式服務,協助公部門與企業建構符合營運與合規需求的智慧資料治理架構。
新聞連結:https://www.ithome.com.tw/pr/1708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