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預估,到2031年,勒索軟體對企業的攻擊頻率將從2021年的每11秒一次,上升為每2秒一次。網路威脅所帶來的資安風險,已成為數位時代企業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。如何守護企業資料安全,也讓人重新思考傳統防護方案是否仍然適用。
Commvault 最新版本 2023E,在原有強大資料保護平台的基礎上,新增多項資安功能與服務,提供更全面的事前防護、異常預警以及事後威脅掃描與快速復原能力,協助企業確保資料資產的安全與穩定。10月18日,Commvault 台灣技術總監董劍波於線上研討會中,詳細說明了 Commvault 2023E 如何協助企業強化防禦並加快還原速度。
錯過研討會?快往下看 Commvault 2023E 的重點功能亮點!
內建的 Security IQ 儀表板:
Commvault 的產品本身內建許多高強度的資安功能,但若未正確設定,仍可能成為企業資安漏洞。Security IQ 儀表板能透過統一介面控管超過23項資安設定,協助企業即時發現安全設定是否正確實施,降低操作錯誤可能帶來的風險。
Cloud Command 雲端監控平台:
針對多雲或異質環境部署的企業,Cloud Command 可統一監控 Commvault 軟體、整合式設備與 SaaS 服務,提供一致性的問題偵測與風險預警,實現集中式管理與跨層資訊檢視,三級操作介面可彈性切換總覽與詳細數據。
Threat Scan 威脅掃描技術:
傳統備份僅關注資料是否可還原,但如今也需確保備份本身不含風險。Threat Scan 是 Commvault 獨家的技術,能分析備份版本的雜湊值與熵值演算法,比對版本差異,偵測加密或損毀的異常檔案,並可自動啟動處置。
在 2023E 版本中更進一步導入病毒簽名機制,可自動掃描備份資料內的惡意程式並隔離,避免企業在復原階段遭到二次攻擊。同時也支援標籤功能,協助標記不同版本資料,在還原時可自動略過受感染版本,保證還原的是最乾淨、最可靠的資料。
風險分析(Risk Analysis):
企業的生產環境通常涉及多源異質資料,操作前須先進行分類與分析,找出高風險區塊後再實施對應保護策略。Commvault 的風險分析功能能快速檢測檔案風險,並提供清楚報告,讓企業能在資料進入備份前,即針對含機敏資訊的檔案進行刪除、移動或封存處理。
與 SOAR 安全協作平台整合:
資安事件應變為 NIST 架構中的重要元素。Commvault 在偵測到異常時,可即時回傳至第三方平台(如 SOAR),協助企業啟動自動化應變流程,包括告警、分析與精準判讀事件來源。
整合 Data Domain Boost 的去重功能,保護既有投資:
許多企業選擇 Data Domain 作為備份目標設備。Commvault 2023E 與 DD Boost SDK 深度整合後,無論是備份效能、資料去重、傳輸安全皆有所提升,亦確保原有投資效益。
Kubernetes 資源編輯器:
大量容器應用遷移與異質叢集還原時,企業常需調整容器內部資源設定。新版支援 Kubernetes 資源編輯器功能,協助快速實現遷移與彈性還原,並支援更多新版本容器環境。
Commvault 自動化還原(Auto Recovery):
支援多種 IT 環境類型,包括應用系統、虛擬機、資料庫、檔案與實體主機場景,提供分鐘級的 RPO 與 RTO,強化對關鍵系統的快速復原能力。
Commvault 透過統一平台涵蓋資料備份與還原、資訊保存與治理、資料流通與IT營運管理,不僅協助企業降低採購成本,也減少後續維運風險,讓企業在應對資安威脅時,能以更穩健的姿態、從容應戰。